| 题目 | 权威及核心期刊 | 作者 | 卷次 | 
  |
  
   | 北京政府筹备参加欧战和会考析——以外交界为中心 | 历史研究 | 罗毅 | 2015年第6期 | 
  
   | “外患”与“内忧”——秦至宋朝应对边防与社会危机理念及方式的变迁 | 中国史研究 | 陈峰 | 2015年第1期 | 
  
   | 张政烺的学术道路与治史风格 | 中国史研究 | 张峰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得失之间——过度求稳导向下的宋朝施政及其成败 | 光明日报·理论版 | 陈峰 | 2015年3月21日 | 
  
   | “以史为鉴 合作共赢—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与今天” | 光明日报·国际版 | 雷钰 | 2015年6月21日 | 
  
   | 从族际交往到一体认同——20世纪以来的宋代民族融合研究 | 安徽史学 | 王善军 | 2015年第1期 | 
  
   | 论玄奘对西域罗汉崇拜的考察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 王鹤琴、李利安 | 2015年第1期 | 
  
   | 清前期文乡试解额变迁研究 | 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谭红艳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“以色列宗教政党具有超常影响力的根源” | 世界宗教文化 | 雷钰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再收瓜州史事钩沉 |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| 李军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历史语言研究所运作机制的生成 | 广东社会科学 | 张峰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名亚迁董:沈约历史著述的境界 | 学术研究 | 张峰 | 2015年第2期 | 
  
   | 辛亥前至20世纪30年代学术变迁略论 | 历史教学问题 | 兰梁斌 | 2015年第3期 | 
  
   | 隋唐高僧道信“一行三昧”思想论析 | 宗教学研究 | 白冰 | 2015年第4期 | 
  
   | 宋朝化解矛盾的怀柔方式及其倾向——以处理内外重大矛盾问题为中心 | 人文杂志 | 陈峰 | 2015年第4期 | 
  
   | 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称号问题再探 | 敦煌研究 | 李军 | 2015年第4期 | 
  
   | 哈菲兹 阿萨德时期叙利亚政治体制解析 | 西亚非洲 | 王新刚 | 2015年第5期 | 
  
   | 近代中国——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 | 史学月刊 | 兰梁斌 | 2015年第6期 | 
  
   | 关尾史郎先生《另一个敦煌》评介 | 敦煌研究 | 裴成国 | 2015年第6期 | 
  
   | 唐代高门士族入宋后裔考略 | 社会科学 | 王善军 | 2015年第8期 | 
  
   | 生命彩装:辽宋西夏金人生礼仪述略 | 兰州学刊 | 王善军 | 2015年第10期 | 
  
   | 北宋末年举人群体的二相公信仰初探 | 宋史研究论丛(第16辑) | 孙继、王善军 | 2015年 | 
  
   | 北宋宽衣天武禁军考论 | 宋史研究论丛(第16辑) | 王军营 | 2015年 | 
  
   | “因时应变”与“遵用祖宗旧制”:金军南侵与靖康初年中央统军体制的调整 | 宋史研究论丛(第16辑) | 贾连港 | 2015年 | 
  
   | 秦代南郡编户民秦、楚身份认同问题 | 简帛研究 | 琴载元 | 2015年冬季卷 | 
 
 
        上一条:2015年科研著作情况
        下一条:2014年科研获奖成果